• 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
  •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
  • 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

人物

返回首页您当前位置: 首页->其他栏目->人物

陈文山:科教报国几十年

人物简介:陈文山,化学教授,历任琼州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前身)化学系主任、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顾问、海南省环境工程指导、中国环境科学院客座教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

 

从文明门 到大学城


“我和我的同龄之辈,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并不落伍,我们目睹和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带来的巨大发展和诸多红利。”现年74岁的陈文山在回忆录《与国同行》中这样写道,“我们是国之影子、与国同行的一代人。”

陈文山成长于一个典型的教育之家,几乎是下意识地肩负起使命与担当。他说:“因为这强烈的责任感,我拼命地学习、科研。这样就可以走在前头,不计报酬了。”他的故乡红沙村古树林立,陈文山在这里养成了对大自然最初的好奇与亲近。他至今仍记得,路口旁的那排酸豆古树,有一棵结的酸豆果是甜的。

从崖州文明门到华师大学城,陈文山与教师行业缘分颇深。学生时代,配合“自学为主”的教育改革方针,他担负起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活动,主编的多本学习参考资料现在仍保存完整,字迹清晰。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年前的笔记本、稿纸上的教学方案……红蓝墨水字静静地漂浮在纸页上,初见时他的温和儒雅、眼中坚定与亲切,都在时间里成为不褪色的记忆。


科研路上 砥砺前行


大部分时间,陈文山致力于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他注重实践,主动研究实际生产难题。报告《回收铜洗沉淀渣中的铜》对节省贵金属资源有着实际意义,让彼时尚是学生的他受到了院长的表扬。综合生产实情,他天天赶赴自治州造纸厂,研究如何用造纸废液制取腐殖酸肥料,解决生产自身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尝试开展将腐殖酸肥料用作水稻助长激素的实验。他总是从身边实际出发,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使命,力求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

陈文山的研究多涉及环境科学与医学两个领域。在珠江冶炼厂学习稀土冶炼的经历,为他进行海南氯化稀土提炼监测研究和后来担任国家西部大开发经济顾问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000年1月,因致癌前体物亚硝酸根检测的研究论文,陈文山被邀请作为国家学术代表出席在德国、法国举行的“东西方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照片里的他着一身深蓝西装,单手持话筒,自信而谦和。

陈文山一心为民、专注科研,生活质朴节俭。出国参会时所穿西装,还是儿子为他买的。赴德国吉森大学学术交流期间,陈文山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教师职责,时刻心念教育发展。在五指山市政府召开的专家为地区经济发展出谋献策会上,他提出效仿德国吉森市发展校区经济的“双赢”的建议。

1999年,为支持和实施建设海南生态立省战略,琼州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前身)在海南高校中首设环境专业。陈文山积极建立实践基地,主编教材,带头主讲相关课程。为将教、学、研相结合,便于对外交流和合作,又于1999年率先在海南高校中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环境与健康相关课题研究。该研究所后成为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取得不少卓越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和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成为参与全球治理的大国。陈文山注意到了这一点,决心成立碳计量重点实验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他申报成立的三亚市碳计量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率先成立的碳计量方面的专业研究机构,为地方低碳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育人为本 不忘初心


作为1974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陈文山几十年风雨兼程,真正做到了与国同行,为国奉献不曾停歇。因为他牢记着当初被问到“为什么要参加中国共产党”时自己的回答:“因为共产党为广大民众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改革开放为科技全面高歌猛进,实现伟大复兴积攒了坚实丰厚的底气。陈文山诚挚地感恩祖国多年的教育与培养,让他得以经历和见证改革开放与中华腾飞的新时期。陈文山居家在校园、求学在校园、工作在校园。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历型学习,进修提高型学习,以及访问学者研究型学习,他深知,“孩子在什么样的氛围长大,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是非常关键的,有因果效应。”任琼州大学化学系主任期间,陈文山遇到一名来自山东的环保专业学生,该生家境贫寒,甚至交不起学费。陈文山批准他缓交学费,同时为他申请助学金。该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自强奋进,勤苦学习,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一等奖奖学金。从读书到工作,陈文山先后帮扶过多名贫困学生,“这也是教书育人的一个办法。我会尽力用我的方式去支持他们完成学业,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科研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科研者踏踏实实地做研究。陈文山遵循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组建课程群,培养科技专长人才,“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

“党员必须听从党的号召,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是我对党的最大贡献。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我终生不忘初心、育人为本。”

 

(指导教师:符聪  责任编辑:贺梦雯)

相关附件: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