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
  •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
  • 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

校园文化

返回首页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校园文化

[天涯讲坛第51讲]毕光明教授解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1221晚,文学评论家毕光明教授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解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报告由人文学院副院长郑力乔主持,20142015级汉语言专业同学聆听,本次讲座同时也是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内容之一。
   
毕光明教授认为,路遥世界的真正主角是农村知识青年。在人物刻画方面,路遥着重表现主角人物的困苦人生与艰难奋斗。

小说《平凡的世界》描写了农村知识青年在当代中国命运和自我在苦难中奋斗向上的人生体验。以小见大,透过《平凡的世界》可以看到九十年代的中国落后农村由于户籍制度和干部体制以及文革教育制度的扭曲等种种原因,致使农村成了城市发展祭坛上的牺牲品。 毕光明教授说,路遥的小说曾经一度受到高层人们的冷落,却在底层人们中颇受欢迎。这极端冷热的双重天是因为路遥站在广大底层民众的角度去创作的,深受底层民众喜爱。

毕光明教授还从城乡分治下的困厄人生、底层英俊的自我奋斗和作为对应物的爱情三方面详解《平凡的世界》。他认为路遥的“城乡交叉地带”的小说叙述艰难的人生故事,主要表现农村知识青年的奋斗爱情和心理冲突。对应日本学者安本·实的创新概念“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 毕光明教授分析路遥小说的乡村苦难原因,分析了路遥小说形象孙少平、孙少安、高加林等人物的特点,他强调户籍制度和干部体制对于乡村的排斥以及对于小说人物命运的影响。

毕光明教授提出,感情纠葛在路遥小说的文学性存在很大,他认为爱情描写、情感纠纷给小说注入生命的活力。从路遥的大多数作品中可以发现爱情是文学最重要的母题。他向大家解读了《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关于城乡关系的爱情,认为作品中的凄美爱情是建立在绝对平等的基础上的,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这种纯洁的爱情已经寥寥无几了。

天涯讲坛由我校宣传部和三亚市社科联共同举办,本次报告为天涯讲坛第51讲,此讲由图书馆和人文学院承办。

 

毕光明,湖北浠水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

(摄影殷元峰、王潇仪 责任编辑/郭万洲

相关附件: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