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开展“民族文化节系列”活动三:传习苗家五色船型粽主题活动,民族预科班的学生们走进五指山市南圣镇海南盘姑娘食品有限公司,沉浸式体验苗族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五指山市南圣镇海南盘姑娘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盘玥化身“文化导游”,向学生们介绍五色粽的传说,溯源研发的过程,并带领学生们依次参观了五色粽的生产车间,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五色粽生产的全过程,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与现代工业的完美融合。
“黄色从姜黄中榨取,红色萃取自红蓝草,黑色用野生枫香叶熬取……”苗家五色船型粽非遗传承人邓丽琴手持植物样本,逐一揭秘“五色密码”。从植物种植要求到色素提取技巧,从粽叶折叠手法到粽绳捆扎诀窍,邓丽琴将传承千年的技艺拆解成通俗易懂的步骤,手把手指导学生制作。
“第一次包彩色的粽子,感觉很新奇!”回族学生海灵捧着自己制作的五色船型粽,眼中满是兴奋。黎族学生吉晓玲咬下一口热气腾腾的粽子,不禁赞叹:“原来姜黄不仅可以做扎染,还可以包这么好吃的粽子!”
据悉,此次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在沉浸式学习中解锁了跨民族非遗技艺的密码,裹糯米、放馅料、捏船型、系粽绳,在实践中感受非遗的细腻与精巧,更在文化差异的碰撞中孕育出理解与共鸣的火花。
(责编:陈秋诗)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