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
  •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
  • 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返回首页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教学科研

我校鳄类研究成果在TOP期刊Aquaculture上发表

近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在TOP期刊Aquaculture(IF = 5.135)发表了题为“Embryonic thermosensitivity and hatchling morphology differ among three species of crocodilians farm-raised in China”的研究成果。研究首次在恒孵化三种鳄从孵化成功率、孵化期和孵出幼体表型三个方面,揭示了不同鳄的胚胎热敏性及幼体表型差异。

 

采集鳄鱼卵现场

 

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


鳄类爬行动物作为典型的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评估孵化温度对鳄类爬行动物的孵化成功率、孵化期和幼体表型的影响,从而提高其孵化成功率及孵化质量是养殖业中备受关注的两大问题。团队以海南养殖的尼罗鳄(Crocodylus niloticus)、湾鳄(Crocodylus porosus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卵为研究对象,在3个(湾鳄:29、31和33或4个(尼罗鳄和暹罗鳄:29、30、31和33℃定温度处理孵化比较孵化成功率、孵化期和孵出幼体表型在不同物种和不同温度处理的差异。结果显示:孵化温度不影响尼罗鳄的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表型;孵化温度不影响湾鳄的孵化成功率,但低温导致幼体发育不完善29℃处理下暹罗鳄的孵化成功率极低30、31℃处理下孵出幼体表型有别于33℃处理下孵出幼体基于三种鳄的胚胎热敏性及幼体表型可获得以下结论:1)尼罗鳄的适宜孵化温度在29-33℃之间;2)湾鳄和暹罗鳄适宜胚胎发育温度在30-33℃之间;3)29℃处理不利于湾鳄和暹罗鳄的胚胎发育。


 

不同孵化温度孵出幼体在第一、二主成分上的位置


该项研究成果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温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及海南龙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刘丹为第一作者,我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教授计翔副教授杜宇为通讯作者,作者包括来自我校的教授林炽贤在校本科生陈家天李承旺海南龙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Jung-Chien Tsai,以及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该研究得到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海南省财政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水产学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专项的资助。

据悉,自2021年6月以来,受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的委托我校海南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撑,以海南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陆续开展了有关鳄类的人工养殖关键技术相关研究为实现人工养殖关键技术扩繁带动精深加工升级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撑。通过以上工作,不仅对促进海南鳄鱼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彰显了我校服务于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的贡献。


责任编辑贺梦雯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484862300234X

相关附件: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