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科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以学校“更大申博”建设为契机,以重点科研项目和成果为抓手,以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创新平台为支撑,积极聚焦科研方向,深入挖掘特色研究领域,努力推动科研成果创新,致力于服务社会发展,不断促进社科工作的创新发展。2024年,我校省级社科课题立项经费(95.5万元)创历年省级社科课题新高,立项金额较2023年增加51.6%。
加强有组织科研方式 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
学校重视基础理论创新,积极推动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通过不断深化有组织的科研,释放科研创新活力,积极引导科研人员申报科研项目。针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重点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主攻方向,紧密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改革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加强理论探索和应用对策研究,学校积极探索发挥符合本校特色和优势科研的发展路径,聚焦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鼓励教师积极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和海南省、三亚市区位优势资源、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面向省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实际需求,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扎实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的实施意见》《中共三亚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有组织地引导教师协同创新,积极争取重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开展服务区域和行业应用对策研究,积极服务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智库和咨政研究报告。2024年立项的课题均围绕着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和目标,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四大主导产业、三大未来产业建设发展需求的关键问题深入开展理论和对策研究,具体分布在自贸港工商管理、海洋旅游经济、民族文化、南海文明、东盟研究和海南历史名人及特色文化等研究领域。
聚焦科研创新重点 服务学科专业发展
从学科分布情况看,2024年省社科年度各类别项目立项名单中,本年度省级社科类项目立项类别多,学科分布广,立项项目涵盖11个学科。主要涉及学科领域有政治学8项、管理学6项、体育学3项、文学2项、民族学2项、历史学2项、艺术学2项、社会学1项、教育学1项、新闻学与传播学1项。以上课题的立项与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为我校学科、硕士点建设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服务,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时也有效地提升所在学院的科研实力。
从项目类别情况看,获批的有海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项(含专项课题1项、委托课题1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省政协《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研究丛书》课题)3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2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5项;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专项1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4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人大制度研究专项1项。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6项、民族学院获批6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获批5项、旅游学院获批3项、创意设计学院获批2项、体育与健康学院获批2项、国际学院获批2项、商学院获批1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批1项。
2024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省级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立项名单
强化管理服务举措 推进科研创新发展
牢牢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任务,加大对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加强高水平项目的组织申报引导,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推进,促进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产出。人文社科处与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及时联动、提前周密部署,凝练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聚焦选题指南,坚持以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论证质量提升活动,切实采取多项措施稳步推进省哲社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做好动员教师、策划选题及专家论证工作,畅通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全过程精准施策、全方位服务覆盖,努力提高申报质量。
下一步,学校将以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支撑点为目标,聚焦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产业布局,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学校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合力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重大重点研究课题、标志性成果、重要奖项为突破口,有组织地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课题,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和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环境,进一步激发教师、科研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协同攻关;以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为目标,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创新理论、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结合学校区位特色和研究优势,鼓励教师积极聚焦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需求,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海南自贸港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责编:黎宗荔)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