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
  •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
  • 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

教学科研

返回首页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教学科研

王传超教授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作2025年度第二十期 “天涯讲坛”学术讲座

9月3日下午,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与三亚市社科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天涯讲坛”学术讲座系列活动第二十期在我校四栋学术报告厅如期举办,本期讲坛由人文社科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承办,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传超作《多学科视角下南岛语族的起源和迁移历史》主题讲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杨超副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王传超教授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在哈佛医学院和德国马普所学习交流期间,接触到了古基因组学,2017年前后国内古基因组研究尚属空白,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王教授讲述了团队从半间教室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实验室的历程。及国内古基因组学呈蓬勃发展的学科态势。至2024年,国内已有十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古DNA实验室。王教授指出,单一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范式,难以解决民族形成和文明演化方面的复杂问题。当前,有关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研究,常常局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缺乏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

随后,王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围绕多学科视角下南岛语族的起源和迁移历史,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王教授介绍了古基因组学技术方法和南岛语族研究背景,系统讲解了如何通过古DNA和群体遗传学与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交叉研究,解析南岛语族的起源与迁徙。为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坚实的古基因组学证据。 

讲座最后,王传超教授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地解答。讲座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受益匪浅,对多学科交叉研究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主讲专家简介:)

王传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滚动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包括Nature、Science、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Human Behaviour、Cell Genomic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Current Biology、Cell Reports等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和SSCI论文百余篇,累计被引用6000余次,系统阐释了黄河和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农业人群经多向迁徙扩散、遗传-文化协同传播、多元一体融合而形成中华民族的过程,科学实证了中华民族从“核心奠基”到“多元融合”、中华文明从“区域起源”到“广域辐射”的历史进程,为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坚实的古基因组学证据。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担任十余份SCI或SSCI期刊的副编、编委或青年编委等,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霍英东青年科学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奖励。

(责编:漆祖希)

相关附件: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