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剑鱼”的名字随着台风预警响彻三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椰林不再摇曳生姿,转而在渐紧的风声里显露出几分凝重。可这份凝重,很快被校园里穿梭的身影、亮起的灯火,悄悄酿成了安心的滋味。
台风未至时,老师们的身影已遍布校园角落。有人踩着被雨水打湿的石阶,逐扇检查宿舍楼的窗户是否锁牢,指尖划过窗沿的痕迹,藏着对我们的牵挂;有人蹲在宿舍楼下的排水口旁,徒手清理落叶与杂物,浑浊的雨水溅湿裤脚,却没停下手中的动作——他们知道,畅通的排水道,是守护我们安稳的第一道防线。
风雨最急的那天,宿舍楼道里的脚步声格外让人安心。辅导员撑着几乎被吹翻的伞,挨个宿舍敲门,递来提前备好的应急药品,反复叮嘱“别靠近窗边,有需求随时联系”;宿管阿姨的值班室始终亮着暖黄的灯,有同学的衣物被风吹到楼下,她冒着风雨帮忙找回,还细心地用烘干机烘干,递回来时带着淡淡的暖意。
就连食堂的烟火气,都成了风雨中的慰藉。为了让我们吃上热饭,食堂工作人员凌晨便顶着狂风赶往学校,后厨的炉火从清晨烧到日暮,热汤、热菜准时摆上餐桌。捧着温热的餐盘望向窗外,风雨依旧,可心里却被这份坚守填得满满当当。
这场台风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老师们、后勤工作者们细碎却坚定的守护。他们胸前的校徽,在风雨中或许沾了雨水,却依旧闪耀——那不仅是学校的标志,更是我们心中最可靠的安全感,让我们知道:纵有狂风过境,校园里总有一群人,在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
(责编:陈秋诗)
相关附件: |